<tr id="55tj5"><nobr id="55tj5"><delect id="55tj5"></delect></nobr></tr>

    1. <tr id="55tj5"></tr>
      1. <noframes id="55tj5"><small id="55tj5"></small></noframes>
        <ins id="55tj5"><option id="55tj5"></option></ins>
          國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舉辦單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當前位置:首頁生態信息
          從三個方面加快推進環保信用體系建設
          時間:2022/12/06    來源:本站    瀏覽:5000

          從三個方面加快推進環保信用體系建設

          ◆李珊珊 張月


          生態環境領域是社會誠信建設的重要領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明確提出完善生態環保信用制度。加快環保信用體系建設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落實“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環境治理方式創新的有效手段,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環保信用體系建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然面臨一些問題。生態環境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發揮尚不充分,還未成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實施監管的有力抓手。結合地方實踐經驗,筆者建議,加快環保信用體系建設,可以重點從以下3個方面深化完善。


          一是健全環保信用體系法治化建設。推進環保信用體系建設立法工作,完善環保信用體系相關法律法規,為開展環保信用評價及其結果應用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加快制定有關環保信用評價的管理條例和實施細則,從而實現評價的法治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以法律法規來明確對環境行為評價的基本原則與依據,統一評價指標、方法,增強環保信用評價實施的權威性和公平性。


          二是完善生態環境領域信用監管機制。生態環境領域信用監管機制的構成要素應包括以下3個方面:環保信用監管主體與對象、環保信用制度體系、環保信用信息管理平臺。以生態環境、財稅、公安等政府部門作為信用監管的重要主體,以排污單位、環境治理單位、服務單位及從業人員作為信用監管的重要對象;對信用承諾制度、信用評價制度、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和信用修復機制等信用監管環節中的重要制度進行制定和執行;以環保信用信息管理平臺作為運行載體與技術保障,實現對不同信用監管對象的全過程信用監管和對信用結果的綜合運用。


          三是加強信用結果綜合應用有效落實。充分考慮將環保信用結果嵌入環境監察執法、行政許可、專項資金、環境評優評獎等方面的工作流程中,明確采取激勵措施和懲戒措施的適用范圍、工作流程、落實細則和責任分工,實現分級分類監管的高效落地。此外,規范和健全環保信用聯合獎懲機制,推動信用結果在多部門、多領域應用。如推動環保信用結果在執行信貸政策以及水價、電價等資源價格領域的差別化應用。


          作者單位: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